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从无人机除草到高效农机治虫防病,从昼夜不停生产肥料到开足马力配送农资,从传统生产到降本增效订单生产……惊蛰将至,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江淮大地上,人们与时间赛跑,抢抓时机做好春耕备耕,全面打响农业生产保卫战。
抢农时:1台无人机=25个农民
2月中旬天气晴好,正是小麦除草时节。安徽省凤阳县府城镇十里程村种植大户刘金鹏为1500亩小麦的除草犯了愁。
他算了一笔账:一个工人一天只能喷洒20亩农药,为了抢农时,如果一天完成,要找75人打药。眼下仍是疫情防控关键期,不能这么多人聚集作业。
植保无人机解了他的燃眉之急。1500亩小麦连成一片绿海,农机专业合作社的3名“飞手”娴熟地操作控制器,3台无人机匀速低空飞洒除草剂,一天内喷药作业全部完成。
“飞手”宫明进说,他的无人机可载40斤除草剂药水,10分钟能完成10亩小麦喷药作业。“真没耽误农时,小麦收成看苗情会比去年好。”刘金鹏说。
在小麦主产区淮北平原,治蚜虫、防纹枯病是农事重点。
“农时不等人,既要适时又要快速,这就离不开高效农机。”濉溪县柳丰谷物种植家庭农场主刘超说,在政府补贴支持下,去年他花5万多元购买了一台自走式喷杆喷雾机,今年派上了用场。“一天作业700亩,往年租借小型植保机械,一天才300亩。”
高效植保机械成了农田病虫害防治的主力军。今年春耕期间,安徽省将投入各类农机具140万台,其中施肥播种机45万台套,机动植保机械46万台,植保无人机近4000台。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卢仕仁说,截至2月下旬,全省共完成追施肥料1800万亩,除草1900万亩,和正常年景进度差不多。
保农资:“白+黑+口罩”
2月28日,记者在安徽辉隆中成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看到,戴着口罩的工人们正紧张地操作,一袋袋磷酸一铵(生产各种复合肥的基础原料)刚下生产线,便被装进排队等候的货车里,发往订单企业。
位于庐江县龙桥镇的这家公司,2月23日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复产。公司总经理许克信告诉记者:“全厂258名员工,227人到岗,员工岗上分餐,防控严格。镇里4名干部驻厂帮扶,协调各个卡点物资顺畅进出。”
“湖北是全国磷酸一铵重要产地,受疫情影响,目前磷酸一铵供应十分紧张。为保障春耕备耕的农资供应,我们采取24小时三班倒,满负荷生产,磷酸一铵日产量已从复产当天的400吨增加到590吨。”许克信说。
走进凤阳县城的凤凰岭农资超市,各类化肥、农药有序排列在展示架上。工人正把一袋袋化肥从超市里搬到货车上,准备送往农户。
这家农资超市是安徽凤凰岭田田圈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一个网点。“政府及时给我们办了绿色通行证,下乡送农资很方便。”公司总经理郭传兵说,公司在全县100多个网点开足马力,有时晚上还在给各个网点配送农资。
截至2月28日,安徽省肥料、农药和种子企业复工率分别达77%、86%和78%。安徽省农业农村厅乡村产业发展处处长杨亚明说,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备货充足,能满足全省春夏农业生产需要。
增农效:“订单”更“定心”
除了小麦、油菜田管外,安徽各地备耕正有序推进。
“我们刚刚谈妥育秧营养土的土源,正在进行育秧流水线、插秧机调试保养。”安徽丰泰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林说,往年正月初八开业,受道路管控等影响,今年开工推迟了22天。
这几天,吴林加班加点联系种粮农户,截至2月29日,已签订机插秧服务订单1000多亩。位于霍邱县的这家公司提供机插秧、植保飞防、农资销售等服务,有4条育秧流水线、20台插秧机等。
机插秧带来节本增效。霍邱县种粮大户徐士清说,与人工插秧相比,机插秧成本每亩可降低40元。1台插秧机一天能插秧40亩,相当于50个人工。
“机插秧服务越来越受欢迎,公司在去年2万多亩订单的基础上,今年预计将达到3万亩。”吴林说。
增加效益的不光是订单服务,还包括订单生产。
早稻种子2000斤,复合肥5000斤,尿素4000斤,双晚稻种子1800斤……2月29日,南陵县乐农水稻种植家庭农场主徐文正,一边整理水稻生产的农资,一边盘算扩大订单生产面积。
徐文正去年首次尝试订单生产,他联合10家家庭农场和1家米业公司签订2000亩优质稻订单生产合同,全程采取绿色高效的生产模式,比传统生产模式亩均增收200余元。
“我今年准备把订单生产面积从120亩增加到300亩。”尝到甜头的徐文正说。
根据南陵县农业农村局近期摸底调查,今年全县面向种植大户推广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粮食加工企业已和粮农签订订单近20万亩,并保证高于市场价回收。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