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支物资保障绿色车队穿梭的身影进入荔湾群众的视线——这是来自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氢燃料电池物流车的物资保障车队。

悄无声息间,黄埔氢能已加入到助力疫情防控的大军中。

氢能关键领域企业落户最高奖励1亿元,建设加氢站最高每站补助250万元……近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又发布“氢能10条”2.0版,升级后的“氢能10条”2.0版,在原有政策基础上延续了氢能全产业链扶持,并修订了投资落户扶持、租金补贴、加氢站建设运营补贴等关键环节。

换而言之,作为广州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实体经济主战场,发展氢能产业,黄埔的决心和力度都更大。2019年8月出台的“氢能10条”,目前已兑现补贴超1200万元,推动区内氢能人才、技术和重点项目不断集聚。

真金白银扶持让企业轻装上阵

5月28日,雄川氢能科技(广州)有限责任公司紧急调配8辆氢能冷链配送车,协助广州市供销总社等配送物资,为实施封闭式管理的居民提供生活物资补给保障。

“氢能被称为‘终极能源’,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参与疫情防控物资保障工作,在助力疫情防控同时,也向广大市民传达出,氢燃料电池汽车是安全的、高效的,环保的。”黄埔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杨元师表示。

雄川氢能是一家土生土长的黄埔企业,是目前广州市最大的氢燃料电池汽车运营平台。在该公司副总经理李荣军看来,氢能产业发展初期,政策扶持和创新的应用场景显得尤为重要。

如今,黄埔升级后的“氢能10条”2.0版紧抓发展重点,在多个氢能产业关键环节有所创新。

首先,政策加大了对氢能关键领域投资落户的扶持力度,用大手笔的真金白银政策支持。

“氢能10条”2.0版提出,对落户黄埔区的获得国家示范奖励扶持的关键零部件产品项目,固投5亿元以上的,按固投总额的15%给予奖励;对其他固投5千万元以上的项目,取消原政策规定的分档支持,改为统一按固投总额的10%进行扶持。同一企业投资落户最高奖励1亿元。

与此同时,氢能产业发展初期市场规模小,氢能企业多为生产型企业,生产用房成本问题成为众多氢能初创型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

对此,“氢能10条”2.0版突破了1.0版只对办公用房进行补助的局限,增加了对生产用房的扶持,标准为10元/平/月,每家企业每年最高补贴100万元,让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的氢能企业更好“轻装上阵”。

此外,“氢能10条”2.0版对氢能产业园运营也有扶持,对氢能产业园给予25万元一次性奖励及3年每年最高100万元运营补贴,招商奖励5万元每家;对入驻企业租赁生产办公用房的,给予3年每年最高100万元的租赁补贴。

这些举措无疑会增加企业的信心。

“我觉得修订的部分都非常有针对性,而且更切合实际,比如对核心关键零部件就提高了补贴额度,这就有利于解决这些很多的卡脖子的问题,有利于我们发展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李荣军说。

李荣军介绍,目前由公司运营的湾区氢能孵化中心已入驻涉及核心材料、核心零部件、电堆、系统、检测认证等超过15家氢能核心技术企业,所有入园企业也都享受最高50%的租金补贴。作为产业园运营单位,雄川氢能也已拿到运营补贴和引进企业奖励100余万元。

广州开发区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熊卫国表示,为确保政策落实,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推进以“一口受理、一网通办、限时办结、免申即享”为核心内容的“黄埔兑现通”政策兑现服务改革,政策兑现平均用时仅需21个工作日。

设立50亿元氢能产业基金

除出台“氢能10条”产业政策外,黄埔区、广州开发区还设立了规模50亿元的氢能产业基金,发布“低碳16条”,强化政策资金支持维度,促进减排降碳各项工作,以打造绿色发展高地。

鸿基创能是黄埔区、广州开发区首家燃料电池膜电极研发生产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致力于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膜电极的规模化量产,聘请加拿大国家工程院院士叶思宇为首席技术官,先后承担多项政府科技攻关项目,包括国家级项目2项、广东省项目4项、江苏省项目1项。

“‘氢能10条’2.0版将进一步发挥对黄埔氢能产业链发展的指导作用,从人才、技术、资金集聚和项目建设等多个方面加强对氢能产业的支持力度,为区内氢能企业、人才创造更为优越的发展空间和市场环境。”鸿基创能科技(广州)有限公司公共关系总监胡匡济表示。

以鸿基创能为典型,黄埔区、广州开发区近年来通过加快引进氢能高端人才团队、突破关键技术研发和重点产品示范应用,成为广州市乃至粤港澳大湾区氢能产业发展基础条件最好、配套环境最优、产业链最为完善的区域之一。

该区围绕氢能上中下游产业核心技术及关键部件,加快布局和构建氢燃料电池全产业链。先后引进落户国鸿氢能、鸿基创能、韩国现代、雄韬氢恒、雄川氢能、东材科技等39个企业和机构,与业内20余家氢能头部企业加快洽谈和引进,总投资超300亿元。

当前,黄埔区正规划建设广州国际氢能产业园、湾区氢谷等5大氢能产业园区。其中,广州国际氢能产业园将围绕氢能上中下游产业核心技术及关键部件进行布局,构建“氢能创新链+智慧服务链”。目前现代氢燃料电池系统项目已落户该园区,初期规划年产能6500套,计划于2022年下半年投入批量化生产。

到2025年实现“三个5”目标

加氢站等氢能基础设施是产业链的基石,没有氢气供应则无法谈示范应用、产业发展。

“因为广东化工行业偏少,风光资源相对不充足,所以氢气的价格偏高。”李荣军表示,相比与国内其他省份,广东地区的氢气价格居高不下。

针对这样的问题,“氢能10条”2.0版严格落实国家要求的氢气销售价格,延续了对加氢站运营的扶持,最高补贴20元/kg,确保示范期氢气价格35元/kg以下。同时对加氢站建设继续扶持,最高每站补助250万元。

以雄川氢能为例,据李荣军介绍,该公司建成运营3座加氢站,运营超过100台氢能汽车,在加氢站建设和运营方面均已按政策获得了补贴。

“近期我们正在打造氢能产业基地、湾区氢谷起步区两个氢能产业园,同时将建设4座加氢站,实施500台氢能泥头车的示范运营项目。下一步,我们要充分利用好‘氢能10条’2.0版等专项政策,在促进氢能产业链建链强链的同时,加快企业自身发展。”李荣军说。

目前,黄埔区运营新南、力康、东区、东晖、开泰北等5座加氢站,另有科学城、永和等10余座加氢站在建设中。华南地区首座70Mpa加氢站也即将投入运营。据悉,到2025年,黄埔将实现“三个5”的目标:5000辆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500亿元氢能产业规模,50万吨碳排放减排量。

标签: 氢能10条 2 0版 500亿元 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