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支持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的通知》,引导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工作。通知指出,要鼓励学校积极承担、引导教师志愿参与、坚持学生自愿参加、坚持公益普惠原则等。南都记者梳理发现,6月中旬以来,北京、上海、广州多地已出台关于暑期托管服务的相关政策或开设了托管班。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李璧亮指出,“假期管护”难题,要学校、家庭、社会“齐心合力”才能“排忧解难”,要广泛动员,共同参与,切忌“一旁观之”。
就此话题,央视《新闻1+1》发起调查,在“孩子的假期,家长会安排”的讨论中列出了一些传统选项,其中有40.61%的家长选择送孩子去上补习班、30.69%的家长选择让孩子家里待着,两者相加占到所有受访家长的70%。如今,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作为一项新生事物“呱呱坠地”,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家长传统的暑期安排,让学生过一个不一样的暑假实际上就取决于通知落地时的多方理念共识与精细化安排,这决定暑期托管服务走向何方——是能否使学校成为各方参与共同让学生度过一个有意义暑假的试验田。
从教育部的通知来看,学校是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最重要的主体。相较于其他社会机构,学校有足够大且相对安全的场地、有便于开展各类文体活动的设施、有懂教育又懂孩子的老师储备、有能够调动引入其他各类社会资源开展多种活动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学校让家长足够放心,安心托管。这“四有”加“一个安心”其实决定了开展暑期托管服务,学校有着得天独厚且无法替代的优势与基础,一旦下定决心要做暑期托管,学校一定会被外界放在第一顺位,并被寄予最高期待。
但是,学校的场地设施终究只是物质化方面的,优质暑期托管服务的核心是由人所支撑的。这既包括人的理念,也包括人的动力。
从理念上看,学校让家长足够安心的理由源自久远且朴素的传统认知:孩子在学校万事大吉;孩子在学校,老师还能帮着补补课,辅导作业……这种传统下,把娃扔给学校最理性且经济:家长可以放心上班,不用担心孩子安全和作业。可造成的结果却可能是,暑期托管服务成为了学校的独角戏,所有的压力最终都压到了学校,而亲子关系、家庭教育等更深层次的问题全都被“学校管”给自动遮蔽了。
这些压力最终影响的是人的动力。在开展暑期托管服务的通知出来前,部分地区曾有谣言称取消教师寒暑假,引发一些争论。以正式通知回溯谣言,或许能够推导出谣言的生发逻辑:开展暑期托管服务,学生就得回到学校,回到学校就需要老师管,所以老师的寒暑假没了。可以看到,这一套逻辑是建立在“学校管”的基础上,如果循着老路前进,暑期托管成为“第三学期”,学校成为老师的“高压锅”不难预见,高质量的暑期托管服务自然也无法形成。
正因为如此,在实际落地的时候才需要特别强调多方共育一同参与的理念共识,需要社会、家长共同参与到暑期托管服务中来。第一是莫用传统思维硬套暑期托管,这不是第三学期,原则是“不讲新课,不做补习”,对教师的参与也只是志愿并非强制,托管服务的原则是以看护为主,确保学生能够得到充分休息。第二,学校可以成为提供服务的主体,但这并不意味着诸如博物馆这样的社会机构不能成为共同服务的提供方,更不意味着排除家长参与孩子暑期成长的教育责任。通知特别提到,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在托管服务中,要充分利用当地红色教育基地、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社会教育资源;要积极吸纳大学生志愿者、社会专业人士等参与学校托管服务。其中所强调的意思正是如此。
“假期管护”难题之所以“难”,就表明解决问题不能仅靠一方。在探索暑期托管的过程中处理好围绕“假期管护”的种种忧虑,方能使“假期管护”既解决学生暑期“看护难”,又避免某一方当甩手掌柜,从而真正建立有利于学生的长效运转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