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路栖霞路人行天桥,上下一次共97级台阶,79岁的叶志根心里门儿清。

他是梅园二街坊市新小区居民,在附近生活了近半个世纪。他亲眼看着烂泥渡路成为浦东大道,看着这里的人行天桥于2003年建起来,但是,天桥没电梯,真的苦恼!

作为浦东新区无障碍化改造首个试点,东方路栖霞路人行天桥无障碍化电梯日前开通启用。叶志根特意来体验:“10秒钟,乘着电梯就上来了!”天桥加梯,获益的是周边四个老旧小区,覆盖近2万居民,355位残疾人。

放眼全市,38座天桥无障碍化改造已列入计划,首批14座天桥改造工程已于去年集中启动。根据计划,今年12月3日“国际助残日”之前,38座天桥都将完成加梯。

一桥一方案,再难也要办!

“老伴腿脚不便,无法爬楼梯,每次去东方医院都只能多绕行近1公里。”

栖霞路立交东面,有陆家嘴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综合服务梅一分中心、长者食堂等;西面是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综合服务中心、长者照护之家、东方医院,以及地铁14号线、4号线车站等。但所有这些居民常去的站点,却被一座天桥“隔”着,尤其对老年人来说并不友好。

但人行天桥加梯,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以东方路栖霞路人行天桥为例,先天条件就是“天花板”——周边道路狭窄,场地空间有限,还涉及地下管线保护搬迁……

事关老百姓日常生活,再难也要办!

市人大代表施政记得第一次实地调研时,一旁行人听说这里要加梯,纷纷比出大拇指。

空间不足,就想办法“螺蛳壳里做道场”,一桥一方案。此次新增的两部垂直电梯,就是动足脑筋后的产物:电梯选点都在人行道外侧绿化范围,并在其他位置布点置换绿化小景。

加梯“加速跑”,当年立项当年开工

去年7月,市人大代表调研该天桥无障碍化建设时了解到,交叉路口的四个角上,都设有人行梯道,而人行道和绿化中密布着电力、自来水、煤气等管线,管线保护迁移不易,涉及部门众多。

当场就有代表提出:“能不能简化审批流程?”

当场,相关部门记下了建议,持续改进。市人大城建环保委以每两周一次专题会的频率协调推进,浦东新区人大、政府积极突破创新,打通难点痛点。

各方因地制宜优化加梯方案同时,按照“两阶段”流程简化报批程序。采用并联审批等措施,节省前期时间。施工阶段,采取集成模块方式,运用钢结构模块化安装,减少加梯占路时间以及对交通的影响。“组合拳”下,实现了当年立项、当年开工,跑出加梯“加速度”。

“加梯+”,加装一部电梯美化一个街区

天桥加梯只是起点,还有更多“小彩蛋”。

记者注意到,天桥绿植间隔中,有四处原木色的特色座椅。老人们三三两两坐在那儿,晒着太阳。天桥地面上,也特意增设了一圈盲道,刚好通往无障碍电梯。这个贴心、周全的无障碍设施也让市民直呼“暖心”。电梯外立面也装饰有祥云状灯光。

“无障碍化建设不是简单地装一个升降电梯,要注重整体优化促更新。”浦东新区建交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加梯过程中,融入“加梯+”的理念,对天桥梯道及附属设施加铺防滑材料,完善桥上桥下无障碍标识标线指引系统等。同时,人行道外侧绿化也被改造为街角口袋公园,让天桥周边成为可驻足、可休憩的场所。

未来,加梯还将与旧住房修缮相结合,同步实施栖霞路美丽街区建设和建筑物综合整新,加装一部电梯,美化一个街区。

(记者 王宛艺)

标签: 天桥 无障碍化 电梯 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