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碳纤维,成功应用于广州地铁18号线“湾区蓝”高速列车。

数据显示,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列车车头罩,性能完全符合运行条件,与同等模块的铝合金材料相比,可减轻重量达35%至40%,有效助力列车减重提速。据悉,这也是“上海造”碳纤维在制作北京冬奥会火炬“飞扬”外壳之后,又一次成功的产业化推广与应用。

重量只有钢的四分之一,强度是其7至9倍

碳纤维是一种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强度新型纤维材料,力学性能优异,重量是钢的四分之一,强度却是钢的7至9倍,并且还具有耐腐蚀等特性,被称为“新材料之王”,也被称为“黑黄金”。目前,碳纤维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飞机部件、轨道交通、汽车构件、体育休闲产品等领域。

广州地铁18号线最高时速达160公里,其中担任运营任务的“湾区蓝”列车,是国内首列车头罩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地铁列车。自2019年起,中国石化和中国中车开展协同创新,攻克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轨道交通领域规模应用的关键核心技术,建立了完整的技术研发体系,形成了世界领先的“一站式”轻量化技术解决方案,最终实现了此次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湾区蓝”列车上的应用。

下一步,“上海造”碳纤维还将在广州地铁22号线列车上应用。据悉,研发团队还在积极开展应用于时速400公里高速列车、磁悬浮列车等车型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技术攻关。

此前,上海石化为北京冬奥会火炬“飞扬”披上了碳纤维“外衣”,这也是全球首次实现以碳纤维复合材料制作奥运火炬外壳,解决了氢燃料燃烧时火炬需要耐高温的技术难题。相比冰冷的金属火炬外壳,“飞扬”更加让火炬手感到温暖。

从12K到48K,“十年磨一剑”突破技术壁垒

碳纤维行业具有极高的技术壁垒,行业集中度非常高。目前世界碳纤维的生产主要集中在日本、美国、德国等少数发达国家。其中日本是全球最大的碳纤维生产国,东丽、东邦和三菱丽阳3家企业合计产量占全球产量的50%以上。

面对技术壁垒,上海石化是国内较早开展碳纤维研发并进行产业化的企业。早在2012年,该公司采用自主研发的碳纤维成套技术,生产12K小丝束碳纤维。2018年,成功试制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48K大丝束碳纤维。

在碳纤维行业,通常将每束碳纤维根数在1000根至1.2万根(简称12K)之间的,称为小丝束碳纤维;每束根数大于4.8万根(简称48K)的,称为大丝束碳纤维。48K大丝束的最大优势,就是在相同生产条件下,可大幅提高单线产能和质量性能,并实现生产低成本化,从而打破碳纤维高昂价格带来的应用局限。

从12K小丝束到48K大丝束,并非数量增加那么简单,其中要走过一条十分艰难的攻关之路。上海石化“十年磨一剑”,实现了从12K到48K产业化的成功突破,不仅填补国内空白,而且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接下来,上海石化还将着力开展核心技术研究,努力形成碳纤维工程化成套技术;打造以碳纤维产业为核心,以聚酯、聚烯烃、弹性体、碳五等下游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为延伸的中高端新材料产业集群;利用研发制造碳纤维复合材料火炬外壳的契机,加快推进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核心技术攻关,为创新发展汇聚新动能。

(记者 张晓鸣)

标签: 碳纤维产业 上海石化 广州地铁 技术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