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至7日,是湖北省“爱鸟周”。近日,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联合武汉市观鸟协会共同发布《2021年武汉重点区域鸟类监测年报》(以下简称《年报》)。这也是武汉市发布的第6份观鸟年报,其中两项最关键的数据——当年观测记录的野生鸟类种数和鸟类新纪录,均创下2016年以来的新纪录。
捕获蛙类的八哥 (央广网发 刘德山 摄)
记者了解到,《年报》共收录武汉观鸟协会会员、武汉观鸟爱好者、武汉各高校环境保护协会观鸟组提交的2429份观测记录,比2020年增加359份。
《年报》是采取科学调查、持续跟踪监测的结果。志愿者们对各自负责的观测点进行跟踪监测,每月提交一份观察报告,内容包括鸟的种类、数量等。观测点则覆盖了武汉市域范围内13个行政区及2个功能区,涵盖了河流、湖泊、湿地、森林、农田、绿地等不同生态环境类型。
取草茎做巢材的纯色山鹪莺 (央广网发 张祖敏 摄)
《年报》显示,2021年,武汉市观测记录到野生鸟类357种,为2016年武汉重点区域鸟类监测以来,观测种数最多的一年,比2020年增加19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11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61种。
2021年发现灰头鸫、红头穗鹛、栗耳凤鹛等11个鸟类新纪录,创2016年以来年度新发现鸟类物种数的新高。
在空中排泄的黑翅长脚鹬 (央广网发 彭憬 摄)
为什么2021年能创双新高?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野保处相关负责人分析,这与武汉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气候状况、观测志愿者增多等均有密切关系。
武汉市观鸟协会会长颜军观察到,不止武汉,全国整体生态都在持续向好。这使鸟类种群数量增加,原有栖息地接近饱和,部分鸟儿向周边扩散。“今年武汉的鸟类新纪录大部分都是这样的情况。比如红头穗鹛、栗耳凤鹛等,它们的原栖息地均在鄂西、鄂南的山区。而去年,我们不止一次在武汉新城区的山地里发现了它们。以后,它们也许会成为武汉的‘常客’。”颜军满怀期待地说道。
争夺交配权的白额雁欧 (央广网发 黄海 摄)
据了解,2021年冬天比往年温暖,也是鸟儿增多的原因之一。有些鸟儿的越冬目的地本来在更南边,途径武汉被吸引并留了下来。比如蚁鴷、蓝喉歌鸲等,以往在武汉只是过境鸟,停留的时间很短,而2021年,整个冬天它们都生活在武汉。
“从2016年至今,武汉的鸟类监测志愿者们逐年增多,因此物种记录也相应增多,以前在武汉发现频率比较低的鸟,有更大可能被观测到。”颜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