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记者从湖北省全省创新型县(市)建设推进会获悉,大冶、宜都、仙桃3个国家创新型县(市)创建任务全面完成,建设质量明显提升,成为湖北省全省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的标杆。会上,大冶市市长孙辄作典型发言,交流了该市创新型县市建设的“大冶样本”。

全省“联百校·转千果”活动,走进大冶湖高新区

大冶是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全国科普示范县市,是国家首批创新型示范县市。近年来,大冶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始终高举“工业强市”大旗,从优化体制机制入手,围绕一把手工程,成立了创新促进委员会,建立了“指挥部+专班”制度,积极营造重视科技创新、支持科技创新、鼓励科技创新的浓厚氛围。同时,大冶先后出台了《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实施方案》《关于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大冶高质量发展的实施办法》《实施“十大创新平台”行动方案》等系列文件,建立健全了科技创新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有效构筑了良好的创新生态。2021年,大冶市级财政科技专项资金突破1亿元。

祥邦科技生产现场

为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大冶以国家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为契机,充分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力量,努力破解发展难题。据大冶市科技局局长吴文胜介绍,大冶持续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步伐,全力推进“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生产换线、产品换代”,有力促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三年来,大冶共完成新冶特钢、华鑫实业、华力科技、东贝铸造等企业技改项目267个,传统产业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大幅提升,现代化工业体系加速形成。在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方面,大冶围绕装备制造、生命健康、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纺织服装等10条产业链精准招商,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已经形成了装备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百亿级产业集群,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正在快速发展。

普罗格智芯技术人员现场演示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高校和科研院所是科技创新的源头。近年来,大冶坚持以大冶湖国家高新区、临空经济区为主战场,主动对接武汉光谷科创大走廊创新资源,初步建立了“研发在武汉、生产在大冶”协同创新模式,进一步完善了企业与高校院所对接机制,先后与华科、华农等10余所高校建立长期稳固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并依托大学科技园、黄石(武汉)离岸科创中心等平台,深入推进了“政产学研”深度融合,打造了“创新飞地生态圈”,进一步畅通了创新链。大冶十分重视创新主体的培育工作,建立完善了“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助力高新技术企业健康成长。2021年,大冶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197家,净增48家,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65.52%,其中迪峰换热器、融通高科等6家企业入选“瞪羚”企业库,实现“新物种”企业零的突破;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341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排名全省第一,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160亿元。

融通高科技术人员围绕如何提高产品质量,积极组织科技攻关活动

与此同时,大冶持续深化了“一企一校一平台”和“一产一院”的建设模式,大力实施“十大创新平台”计划和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扫零行动,成功打造了“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全产业孵化链,高新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湖北贝壳瑞晟生态创新孵化器先后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目前,大冶全市现有国家级创新平台3家、省级57家、黄石市级89家,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研发机构228家,实现了全覆盖。

深度推进校企合作,创造高新美好未来

在此基础上,大冶以实体创新需求为导向,以人才共享为依托,以产学研合作项目为纽带,以解决技术难题为关键,充分整合高校编制资源,积极推行政策引才、平台聚才和项目揽才,建立健全了“引才在高校、用才在企业”的聚才用才新机制,积极引导高层次人才及其创新团队向产业一线流动,校企人才共享、产才深度融合,全面提升“钱变纸”和“纸变钱”的能力。到目前,大冶通过实施“国家千人计划”“省百人计划”和“东楚英才计划”,全市人才总量达7.2万余人,其中,拥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副高级以上职称、高级工以上技能等级人才7000余人;有100余家企业与国内高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解决技术难题127项,引进新技术新成果98项,联合研发重点科技项目62项,鼓励企业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0余项,完成技术合同登记交易额27亿元。

“科技创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黄石市委常委、大冶市委书记郝胜勇说,下一步,大冶将进一步健全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八大行动”为抓手的技术创新体系,补齐短板、补强弱项,激发创新活力,提升科技创新实力,努力打造一个创新要素富集、体制机制完备、创新资源高效融合、产业创新成效明显的具有大冶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为大冶奋进全国县域经济50强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记者 殷珂 通讯员 张雪云 实习生 陈成)

标签: 科技创新 高新技术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