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穹之下,站在层层“云梯”之上,如梦境般的云瀑仿佛近在咫尺。这犹如“云端秘境”的地方其实是广州南站的屋顶,行走在“云端”的人是正在对屋顶气枕进行检修的广铁集团广州房建公寓段广州南高铁房建车间职工。近日,记者跟着工作人员走上南站屋顶,体验了一把“云端”行走。

高科技“软”屋顶 采光玻璃+透明气枕膜透光环保还能吸纳渗水

作为华南地区最繁忙的高铁站,广州南站的“高颜值”备受旅客喜爱。站房屋顶如同巨大的芭蕉叶片片上扬、层层递进。据悉,广州南站的屋顶设计独特,除了传统的采光玻璃外,还使用了透明ETFE膜材。每张膜内设一条充气管道,配置5台供气设备,气压不足时随时进行补气,以保持饱满鼓胀的状态,形成透明的气枕,实现良好的采光效果。据悉,广州南站是广东首个采用气枕膜屋顶的高铁站。

记者现场所见,广州南站的屋顶为拱形结构,两边是直立锁边的铝镁锰合金板构成的金属屋面,中间屋面则是由一块块气枕膜构成的,在日光的照耀下,柔软光滑的气枕犹如朵朵白云,用手轻轻按压,气枕膜很软,弹性十足。

“站房屋顶ETFE气枕膜总面积约1.6万平方米,分成多个气枕,单张膜面积近16平方米。这种气枕膜结构还应用于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广州南房建车间工程师张健表示,气枕由高强度柔性薄膜材料ETFE和支撑体系共同构成,透光率高达95%,让光线通过的同时也能阻挡紫外线,可减少站内日间照明强度和时间,节约照明能源。而且,薄膜材料抗腐蚀能力强,长期处于日晒和降水环境下化学性也能保持稳定,使用寿命可长达15年~25年。

张健表示,由于屋面面积较大,而且广东地区时常下雨,膜结构设计中还采用了“天沟”的形式,可以有效地组织排水和吸纳上部渗水。据悉,天沟的采用也使膜材的安装和后期维护变得便利。

“云端”的铁路人 在离地52米拱形屋顶 “偷师”学习维护气枕膜

负责广州南站站房检修维护的广州南高铁房建车间职工,会定期对屋顶气枕膜进行巡检。他们通过人工检查和无人机巡检结合的方式,逐个检查气枕是否充气良好、有无破裂,进而根据情况检修充气管道或使用备用材料修补气枕膜。

屋顶为拱形结构,最高点离地面52米,最低点47米。每次检修时,工作人员都是行走在斜面上,必须格外小心。由于屋顶地势高、冬冷夏热,他们还需要应对不同季节温度的考验。除了检修养护气枕,他们的任务还包括检查金属屋面板、采光玻璃、打扫异物、清理水沟等。

记者了解到,广州南站屋顶的巡检工作是在白天进行的,一旦发现问题,检修人员会先记录下来,等到晚上再携带维修工具上屋顶进行维修,以确保行车和旅客安全。

从2009年起,广州南房建工区工长黄鹏博一直负责南站屋顶的维护。他透露,工区、车间的职工一开始对气枕膜的维护都不是很了解,“所以每次维保公司的人来了,我们就跟着‘偷师’,看看他们是怎么处理的。”

黄鹏博说,南站屋顶的气枕膜是由供气设备自动打气的,但一开始巡检时,大家发现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些气枕膜扁了下去,出现“没气”的情况。“当时大家不懂,只能联系维保公司来解决。”后来,他们跟着维保师傅“偷师”才搞清楚原因:原来,供气设备里有一层隔层膜,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清洗或者更换。

黄鹏博说,大家靠着跟维保师傅学习,加上下班后自己琢磨研究,“现在,我们对南站屋顶会出现的问题都了如指掌了。”

记者“登顶”探秘 检修工作不易 10个人一起才能更换采光玻璃

近日,记者跟着广州南高铁房建车间职工一起爬上广州南站屋顶。为了安全起见,通道的出入口都有锁链拦着,唯有作业人员上去巡检时才能打开。上屋顶的路并不容易,由于屋顶呈拱状,记者走动时要非常小心,避免打滑。

张健告诉记者,巡检工作看似简单,实际很考验大家的耐心、细心。“屋面有金属屋面板、采光玻璃、充气膜等不同材质,巡检时要用到设备比较多,检查范围也比较广。”张健介绍,广州南站屋顶面积达11万多平方米,每次作业时需由4~5名检修人员逐平方米进行检查,巡检一次需要4小时左右。

在各项屋顶维护工作中,最辛苦的当属更换采光玻璃。“每块采光玻璃有4平方米,重量达到七八百斤,平面都不好抬,更何况在拱面的屋顶上。”张健表示,更换采光玻璃时,他们得10个人一起抬着,小心翼翼地沿着斜面从下往上抬。

维护工作虽然辛苦,但张健并不言累,“人民铁路为人民嘛,把设备弄好、更好地服务旅客,我们也有成就感。”

(记者 陈子垤)

标签: 广州南站 广铁集团 南站屋顶 屋顶气枕膜 巡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