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源

船舶待港时间平均减少12小时,码头作业效率提高30%,能源消耗降低20%……这是武汉阳逻港统一运营5个月以来发生的显著变化。


(相关资料图)

去年年底,湖北港口集团启动阳逻港资源整合工作,仅用2个多月时间,就完成对阳逻港一期运营方、港股上市公司中国通商集团的收购。

这是湖北港口集团首次进军境外资本市场,历史性地终结了阳逻港码头的“无序竞争”局面,对我省港航事业高质量发展意义深远。

主动作为,二期、三期统一运营

阳逻港自2004年起逐步建成投用,形成一期、二期、三期码头,分别归属不同运营主体。

其中,一期由港股上市公司中国通商集团运营,二期、三期分别由武汉港集装箱有限公司和武汉新港投国际集装箱有限公司运营。

湖北港口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阳逻港多主体经营存在三大问题:一是“无序竞争”引发价格战,影响港口企业可持续发展;二是“一船多挂”,船舶进港后需在不同港区装卸货物,影响作业效率;三是“碎片化”管理,海关监管、开放口岸、港口信息化等资源难以统筹,港区卡口林立,影响整体形象。

2018年年底,阳逻港二期、三期完成整合,由湖北港口集团旗下武汉港务国际集装箱有限公司运营。

“整合阳逻港是武汉实现‘一港一城一主体’的必由之路。”一位全程参与对中国通商集团收购工作的部门负责人介绍,通过收购运营主体整合码头,体现了全省港口资源整合大背景下,湖北港口集团的主动作为。在她看来,实现阳逻港的统一运营,战略意义重大,对武汉、湖北港航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将在未来逐渐显现。

从“三足鼎立”到“一城一港”,阳逻港实现了经营主体、港区围网、进出卡口、港内道路、堆场分布、信息平台、查验地点、调度指挥、作业费率和形象标识的“十统一”,为港口企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武汉瑞达运输有限公司1999年成立,先后在武汉杨泗港和阳逻港从事集装箱运输工作。

公司总经理张鹏说,阳逻港一期、二期、三期整合之前,码头之间存在竞争,船公司会选择价格相对实惠的泊位停靠,这对物流公司装卸箱造成了巨大不便。

“集卡司机先到一期卸箱,再到二期接箱,中间要经历两次排队进卡口,如遇排队车辆较多,完成这个过程需要近3个小时。”张鹏说。整合之后,港区内不再有物理形态的围网,从同一个卡口进出,在港区里可相对自由通行,高效完成卸箱、接箱流程,相比过去至少节约一半时间。

高位推进,2个多月完成一期整合

整合阳逻港一期,难点在哪?

首先是无路可循:内地港航企业股权收购港股上市企业没有先例,对湖北港口集团来说,这是一次“吃螃蟹”的过程。

其次是难达共识:中国通商集团在湖北的核心资产包括阳逻港一期、汉南港和钟祥石牌港。是待上市企业私有化退市后再收购,还是直接收购控股权,双方需要统一共识、寻找最优路径。

实现破题,靠的是省委省政府高位推进、有关部门相向而行,以及湖北港口集团主动出击。

“省政府为此多次召开协调会,我们与中国通商集团母公司开展多轮谈判,在内地和境外分别聘请了财务顾问和法律顾问公司,设立境外全资子公司作为股权收购承载平台,全面梳理、优化收购流程,并线推进各项工作。”湖北港口集团相关负责人说。没有可供借鉴的经验,团队就边学习边实践,搭建交易框架,拟定交易细节,商谈付款进度。“这个过程得到湖北省、武汉市全力支持,攻坚阶段,各职能部门员工与我们一起工作到凌晨是家常便饭。”

各方协同推进的结果令人欣慰:收购工作于去年11月初正式启动,至12月31日已完成协议收购,今年1月19日实现经营交割,湖北港口集团获得阳逻港一期控制权。整个过程仅耗时2个多月,创造了湖北“港口速度”。

湖北港口集团相关负责人说,随着全省港口资源整合持续深入推进,湖北港口集团将着力打造成为推动湖北建设国内大循环枢纽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骨干企业,“我们将秉持‘胸怀大局干大事’的精气神,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积极参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通过下好全省港口一盘棋,助力武汉、湖北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标签: 有限公司 国际集装箱 资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