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
很多人以为国庆节是现代人的专属,古人是没有享受国庆假期的机会的。如果你是这样认为的,那你就大错特错了。法定的“国庆节”,是一个现代概念,然而“国庆”一词,最早见于西晋。陆机在《五等诸侯论》一文中就曾有“国庆独飨其利,主忧莫与其害”的记载。
陆机像
其实古人也有国庆节。何谓国庆?国家成立某某年,当然是普天同庆。而古代值得举国欢庆的大事莫过于帝王的登基、婚娶和诞辰之日了。因此那时的皇帝即位、诞辰等庆祝活动,便是等同于如今的国庆了。
在唐朝,唐玄宗将他的生日八月初五定为国家节日,取名为“千秋节”,寓意“千秋万代”。千秋节当天,唐玄宗下令全国休假三天,并在皇宫之中大摆宴席,邀请群臣共同饮酒庆祝,皇宫内外莺歌燕舞灯火通明。
唐以后的五代和两宋也继承了这项“传统”,举国同庆给皇帝庆生。到了明清时,由“千秋节”演变成的“万寿节”更是得到加倍重视,与“元旦”、“冬至”并称为三大节。这样将帝王的生日同节气,新年一样庆祝铭记的做法使“万寿节”更加庄严而神圣。
而民国时期的“国庆”又是怎样的呢?许广平在写给鲁迅的信中曾有过这样一段叙述:“南方‘双十节’很热闹,家家放鞭炮,工会讲演,宣传革命,舞狮子,敲锣鼓,随处皆是。”所谓双十节即为10月10日,是当时的“国庆”节,起先是为纪念辛亥年的武昌起义而设。
当时南方的“国庆”节还是同现在一样热闹,每逢双十节大家都会聚在一起把酒言欢,然而北方的“国庆”节却与之大相径庭。直到后来南北获得统一,北方的“国庆”节才得到重视。
直到新中国成立,我们在享受着国庆福利的同时,更感受到国家的日益强大,生活水平日渐提高,切身体会到国强则民强,国富则民富,国家昌盛则民族亦昌盛!国庆也在每个国人的心中有了更深刻、更自豪的内涵意义。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