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晶

7月23日,迎来大暑节气。大暑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夏季季节特征最明显的一段时间。“暑”是炎热的意思,大暑,指炎热之极。《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

古人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每到大暑时节,由于气温偏高又有雨水,细菌容易滋生,许多枯死的植物潮湿腐化,到了夜晚,经常可以看到萤火虫在腐草败叶上飞来飞去;土壤高温潮湿,很适宜水稻等喜水作物的生长;在这雨热同季的潮热天气,天空中随时都会形成雨水落下。

与炎热大暴雨一起来的,还有“伏”,三伏天现在可算是夏天的别称,今年7月16日入伏。四季更替,二十四节气标记,伏又是什么呢?7月20日,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黄超芬解答了关于伏的疑问。

黄超芬说,研究显示“伏”字久远,西周时期的史伏作父乙尊的金文中就已出现“伏”字,我省云梦战国睡虎地秦简也出现“伏”字。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伏”是会意字,从人从犬,本义为司。后代学者注解,伏伺即服事也,引伸之为俯伏,又引伸之为隐伏。南北朝时期的《荆楚岁时记》中记录:“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黄超芬说,汤饼就是煮的面食,类似于热汤面,在古人看来,出汗可以驱病,即为“辟恶”。

“根据传世文献里的记载,伏天的说法历史相当久远。”黄超芬说,目前看到较早的文献表明,三伏起源于春秋时期的秦国,《史记·秦纪六》中云:“秦德公二年初伏。”唐代学者张守节认为:“六月三伏之节,起秦德公为之,故云初伏,伏者,隐伏避盛暑也。”

“伏是五行学说对季节的另类安排,一年有五季。”黄超芬解释,秦汉时盛行“五行相生相克”的说法,五行学说把季节与五行相对应:春季属木,木生火,夏季属火,火生土,长夏属土,土生金,秋季属金,金生水,冬季属水,水又生木,冬尽春来。为什么多了一个长夏?因为夏属火,火克金,有火相克,秋天就不敢出来,就要潜伏。五行学说就把潜伏的这段时间称为“伏”,也叫“长夏”。长夏属土,土生金,长夏过后秋天就到来了。唐代诗人杜甫所写“大暑运金气,荆扬不知秋”,侧面印证当时人们认可季节与五行对应的关系。加入长夏后一年就是五季,这样木、火、土、金、水,便都是相生关系,季节就这样轮转起来了。

标签: 五行学说 说文解字 唐代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