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以说印度语和英语。
印度的官方语言是印地语,30%人口使用,而英语已经在1965年终止了它唯一官方语言(与印地语相同的)的地位,但依旧保留了“第二附加官方语言”的地位。
印度的语系主要有印欧语系、汉藏语系、南亚语系、德拉维达语系,语言复杂。而且印度有大约2000种语言,其中55种有自己的文字和文学。有各自文学宝库的19种完善语言被定为印度的官方语言。
语言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国语就如同国旗一般,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应有的文化象征,纵观世界上的国家,几乎任何一个具有一定历史底蕴的独立主权国家都有着属于自己本国的国语。
可是,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印度,坐拥着与我国比肩的十三亿人口和世界第七的辽阔国土,竟然没有一个统一的国语,而且在语言方面还存在着三个怪现象,这是怎么回事呢?
怪象一:语种繁多,却没有唯一的官方“普通话”
印度有着122种使用人数超过1万人的语言,其中被印度宪法纳入附表语言(法定通用语言)的就有22种之多,至于那些使用人数不到1万人的无法确定的语言更是多达1474种。
这么繁多的语言存在于同一个国家,往好听点说是凝聚了无数民族的文化,难听点讲,就是几千年的文明史,居然还没有完成民族整合。
更奇葩的是,拥有这么多语种的印度,却无法选出一个能够作为唯一指定的官方语言,甚至连印度学校的教科书上,也是同时教授孩子们学习本地语言、英语、印地语等三种“国语”,被官方称为“三语方案”。
这种奇葩的规定是因为印度的上流社会,也就是所谓的“精英群体”全部都是使用英语来交流,但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如果将曾经的占领国语言作为自己的国语实在是太伤颜面。
所以在建国后印度也曾试图将使用人数最广的“印地语”作为唯一的国语推广到各个邦,但却遭到地方语言民族主义势力的反对,几经沟通无果后,印度政府只能达成妥协,出台了“三语方案”,使得印度无论在官方语言还是学校的国语教学中都同时学习、使用以上三种语言,看似奇葩,但也是个无奈之举。
怪象二:传统的印度语如今已经濒临灭亡
传统的印度语指的就是古印度人正儿八经的母语——“梵语”,也就是印度佛经上使用的语言,而这种语言在如今的印度社会中,却只有0.49%的人还在使用。
这是因为,印度在历史上自始至终都在被不同的外族侵袭、占领,四千年的历史几乎就是一部血泪史,这也使得印度不但在文化上遭受了多次断层,就连人种上都早已与古印度人没什么关系了,如今的印度人自称自己是雅利安人种,是从南亚次大陆西北方向入侵而来的,而不是原本生活在当地的达罗毗荼人,所以,他们也不会将古印度传统的梵语作为自己的国语去学习、传承。
也难怪连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马克思都曾说过:“印度的历史,就是没有历史”。
怪象三:真正让印度人引以为傲的并非自己的母语
印度由于曾被英国占领了很多年,殖民主义思想根深蒂固,即使在独立以后,印度的贵族阶层也都是以英国的教育方式来培养自己的孩子,甚至只要有条件的印度贵族都会将孩子送到以英、美为主的西方国家培养,这也造成了所有的印度贵族都以英语进行交流,并引以为傲的将其视为自己身份的标志。
而在印度,由于贫富悬殊、阶层固化严重等因素,一般平民家的孩子很难得到良好教育,也很难学会流利的英语,这让他们本就狭窄的上升途径更加上了一层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