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胡弦 通讯员 周薇 李斌

把每一个排污口查清楚、治明白!眼下,一场“雷霆之战”在湖北打响。来自省生态环境厅的最新数据显示,湖北境内12480个长江入河排污口,已累计完成整治8467个,占比67.8%。


【资料图】

以长江大保护为重点,湖北推进工业、生活、农业、航运污染“四源齐控”,碧水保卫战阶段性任务圆满完成。2021年,全省水环境持续改善,190个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93.7%,创历史新高;长江干支流总体水质为优,丹江口水库保持Ⅱ类,实现“一江清水东流”和“一库净水北送”。

关停上千家“十小”企业

曾经,小造纸厂、小水泥厂、小火电……各类“散乱污”侵蚀着河湖环境。

为加强控源减污,湖北强化工业污染治理。全省取缔造纸、印染等“十小”企业158家,自加压力关闭小选矿、小冶炼、小化工1079家,101家省级及以上工业集聚区建成污水处理设施。

生活污染治理同步推进。1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基本消除旱天污水直排,县城以上污水处理设施全面提标,859座乡镇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行,实现建制镇污水处理全覆盖。

湖北还强化农业污染防治,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3.4万平方公里,禁养区内规模化养殖场全部关闭;拆除122.2万亩围栏围网,在全国率先完成水产养殖全面拆围。

八成县市建立流域横向补偿机制

武汉市江夏区中湾村,长江蜿蜒而过。岸边一栋白色二层独栋建筑,屋顶写有“国家生态环境监测”字样。

这是我省在长江干流设立的水质自动监测超级站——纱帽右站。这里,距上游咸宁5公里,离下游鄂州85公里。上游来水是否达标,超级站实时监测,每4小时更新数据,时时为母亲河健康“站岗”。

湖北率先在长江流域出台跨界断面水质考核办法,实现长江跨市界及一级支流河口断面监测全覆盖。2019年起,长江干流湖北段全线水质达到Ⅱ类。

同时,以污染严重、上下游矛盾纠纷频发的通顺河为试点,湖北探索流域性污染的解决方案,打造江汉平原跨界流域综合整治样板工程。当前,通顺河水质为近20年最好水平。

截至目前,全省八成以上县市建立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机制。

实施总磷减排项目495个

黄柏河,宜昌的“母亲河”,如今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双赢。以黄柏河流域为试点,宜昌将断面水质和磷矿开采量奖罚紧密挂钩,倒逼化工企业转型升级。

2021年,黄柏河流域Ⅱ类水质占比98.18%,较2016年提高30.9个百分点;同时,黄柏河流域磷矿产值从2016年127.6亿元增加到184.1亿元,增长44.3%。

曾经,湖北多地为“磷”所困。“十三五”以来,全省整治磷矿、磷石膏库及磷化企业问题115个;以十堰、宜昌为试点,削减总磷排放达11.16%。

进入“十四五”,我省在长江流域率先开展总磷总量控制。2021年,全省实施总磷减排项目495个,重点工程减排量达540.66吨。

标签: 污水处理 污染治理 长江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