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况下,当温度处于冰点以下的时候,水滴就会开始凝结称为雪降落下来。可是并不是每次都是可以下雪的,有些时候降下来的还是雨夹雪。那么雨夹雪形成原因是什么呢?

1雨夹雪的特殊凝结现象对温度有要求,其主要发生在大气层最接近地面的部分的气温略高于水的冰点(0℃或32℉)时。对于在冻结高度之下的低层暖空气,为了能够使从高处云层落下的雪融化为雨水,暖空气的空气层的厚度会在230m到460m之间变动,而这种变动是由雪花的质量与融解层大气的垂直温度梯度产生的。当融解层大气的厚度进入这一范围时,雨和部分融化雪将会自然地混合在一起,降落到地面时便会形成雨夹雪。

2对于低层暖空气,其温度梯度会对融解层的厚度产生影响。当温度梯度较大时,雪在降落过程中融化所需融化层的高度会较小,反之会较大。

雨夹雪和下雪有哪些区别呢?

1所降水体的物理性质和物理形态不同:下雪时降下的是完全意义上的固态水(冰),温度低于水的凝固点0℃;雨夹雪降下的是冰水混合物,即液态水向固态水过渡性质的水,温度在凝固点左右,即略高于或略低于0℃。

2天气(温度)条件不同:下雪时地面气温必须低于3℃,否则降下来的就是雨水或雨夹雪,只有地表气温低于3℃时在高空中形成的冰块才不会被融化成液态水;降下雨夹雪时地面气温一般情况下是3℃或在3~4℃之间,在这样的气温条件下高空中冰块降落到近地面时既没有完全融化成液态水又已经被融化了一部分,才会形成冰水混合物。

3气象学性质不同:在气象学中把降水分为降雨和降雪两种。下雪是完全意义上的降雪,与降雨截然不同;下雨夹雪是降雨到降雪的过渡性质,还具有降雨的部分气象学和地球物理学特征。

标签: 雨夹雪形成原因 低层暖空气 物理性质 温度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