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湖北日报讯 (记者杨然)近日,《武汉市破损山体生态修复攻坚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印发,要求加快推进破损山体生态修复,保护山体资源。

根据最新摸底调查情况,武汉市现有61座破损山体、127处破损点位,总面积为4335.6亩,其中:东湖高新区1912.2亩、武汉经开区305.3亩、蔡甸区195.8亩、江夏区326.6亩、黄陂区479.8亩、新洲区1115.9亩。武汉市将按照以区为主、市级奖补、明确主体、分类实施的工作安排,在2022年底之前各区完成明确破损山体生态修复主体、编制修复方案、制订实施计划、争取财政预算等基础性工作;2023年,根据“一山一案”正式启动破损山体生态修复工作;2025年底之前完成破损山体生态修复任务。

《方案》提出,在生态保护优先的前提下,要兼顾经济社会建设,以《武汉市破损山体生态修复技术指引》为依照,按照生态保育、郊野游赏、山体公园等修复类型,对每座破损山体分类定位,充分挖掘破损山体潜在价值,做好山文章、彰显山文化、培育山经济。合理开展山体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在编制破损山体生态修复方案时,要融入乡村振兴战略,结合村庄产业发展规划,适度发展山体旅游、林果经济等,着力打造“一山一景、一处一业”。

同时,要围绕构建“谁修复、谁受益”的生态保护修复市场机制,探索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模式,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投资环境,通过政策帮扶,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破损山体生态修复,实现社会资本进得去、退得出、有收益,严禁借山体生态修复之名行开发之实。

标签: 生态保护 社会资本 修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