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作者是谁(老舍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提到作家老舍先生,我们首先会想到他的文学作品,像《茶馆》、《骆驼祥子》等,堪称经典咏流传。

老舍先生妙笔生花,写下了很多激荡人心的故事,但有一个故事他没写,那就是他自己的感情故事,准确说,是他和两个女人之间纠缠一生的故事。

摘下作家的光环,作为一个普通男人的他,背叛了婚姻,也没能勇敢地奔赴爱情,最终导致他、妻子胡絜青和情人赵清阁三个人都在痛苦中度过了一生。

他到底算不算渣?在他跳湖自杀55年后的今天,该如何理解他?

两个文艺青年的相识

1899年,老舍生于北京,当时叫舒庆春。他的父亲是一名满族护兵,在老舍出生后不久,就在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的战斗中阵亡了。

6年后的1905年,胡絜青生于北京,也是满族。

彼时,他们行走在各自的人生轨道上,虽然遇见的是乱世,但都成长为了足够优秀的自己。

老舍的父亲去世后,母亲四处打零工维持生计,还是有好心人资助,老舍才入了学堂。

他刻苦,有志气,考取了公费的北京师范学校,19岁就被特聘当了某小学的校长,后来陆续在报刊上发表小说,名气渐渐大了起来,作家之路也逐渐成型。

胡絜青的家庭条件比较优越,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喜欢绘画书法,还是大师齐白石的弟子,是一枚妥妥的优秀文艺女青年。

1930年初春,命运安排这两个人相遇了。还在北京师范大学就读的胡絜青,作为学生代表,去邀请老舍来开展文学讲座,这是两个人之一次见面。

后来在双方亲友的撮合下,两个人又见了几次,对彼此都很有好感。

当时,胡絜青在北京,老舍在济南任教,这位大作家就开始了“鸿雁传书”,一天一封信表白胡絜青。

有一封信中,他这样写道:“你我都是满族人,生活习惯一样,你很好学,我对历史、文学等也很了解,我们有共通语言,能生活到一起。”

哪个女孩禁得住一个知名作家这样频繁表白?何况胡絜青对他也早有好感。最终,老舍用“100封信”的浪漫,成功俘获了胡絜青的女人心。

有妻如此,夫复何求?

1931年7月,胡絜青和老舍结婚了。才子配佳人,简直是天造地设的一双人。

婚后,她以老舍为家,老舍在济南任教,她就跟随他去了济南,在当地的中小学教授文学课。在山东济南,他们度过了一段美好时光,孩子们相继出生,日子过得热闹又幸福。

直到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老舍坐不住了,虽然他没有明说,但胡絜青心里明白,他是想“舍小家为大家”。

对此,很多人说老舍是打着参加革命的幌子“逃离”家庭,但归根结底也只是猜测。文人多怀抱着理想主义,在那样一个特殊时期,想要报效祖国是很正常的。

最终,贴心的胡絜青主动表达了支持,老舍这才算放心地走了,他去了武汉,操持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一些事务,胡絜青则带着孩子们回了北京。

在那个动乱年代,她一个人既要照顾孩子,还要赡养年迈的婆婆,其中的辛苦是不必多言的。

胡絜青作为一个知识女性,甘愿守在老舍的“大后方”,扮演好了妻子、母亲和儿媳这三个重要的角色,这不是出于对老舍的爱,又是什么呢?用“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来形容胡絜青,再贴切不过了。

有妻如此,夫复何求?

按理说,老舍应该知足和珍惜。

或许他原本也是这么想的。然而,也不知道命运之神出于什么心理,安排他遇见了另一个人——赵清阁。

邂逅又一场美丽的爱情

老舍先是去了武汉,后来又随“文协”的西迁到了重庆,领导看老舍忙得团团转,出于好心,给他派去了一个助手,就是赵清阁。

那一年,赵清阁24岁,如花的年纪,还是一个文艺女青年,据说她的作品曾得到过鲁迅先生的亲自指导。

在老舍发表《骆驼祥子》那一年,她在《妇女文化》月刊发表了自己之一个电影文学剧本《模特儿》。

正是因为有些才华,才被人推荐做了老舍的助手。

起初,两个人也只是普通的合作关系,但互有好感的两个人,还是没能抵挡住“日久生情”。

老舍本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他自己也曾说,见到女人就觉得拘束,可偏偏赵清阁是一个性格和外表都比较中性的女子,跟她一起工作,让老舍觉得很是舒服。

两个人有说不完的话,工作上也越来越默契,还共同创作话剧。

就这样,在不知不觉间,感情发生了变化。后来,两个人就同居了。

远在北京,妻子胡絜青还在辛苦地照顾老人和孩子们,作为父亲、丈夫和儿子的老舍,却只记得自己是一个男人,开始了新的爱情。

但纸是包不住火的,何况老舍还是一个名人,他和赵清阁的事情,有人辗转告诉了了胡絜青。

到了1942年秋天,胡絜青料理完婆婆的后事,在北京也没什么牵绊了,就带着孩子们奔向了重庆。5年没见了,她的丈夫真的变心了吗?她要去一探究竟。

她去之前,并没有告诉老舍,所以就有了后来的一个有趣传说。

据说,当时老舍正在吃饭,忽然,有文协的同志跑进来,说胡絜青和孩子们来了,吓得老舍“掉了筷子”。

或许他早想过会有这一天,但当这一天真来了,他还是手足无措。

一颗心,在寂寞的时候,最容易沦陷,沉浸其中,欲罢不能,顾不上对和错。这能带给人一时的幸福,但更多的是痛苦。

一个男人的艰难抉择

一边是婚姻和家庭,另一边是爱情和自由,老舍会作何选择?

一时间,他真的是慌了神。

因为不知如何面对,他没有去见胡絜青和孩子们,而是让文协的同志帮忙安排了住处。

之后,在长达20天的时间里,老舍既没有勇气提出离婚,也不舍得跟赵清阁说再见。

他就那么纠结着,也痛苦着。

见老舍这样,赵清阁也失望透顶,觉得老舍给不了她想要的名分,干脆收拾行李,离开了重庆。

之后,老舍无奈地回归了家庭,而胡絜青选择了原谅和接纳。

斩断一份感情,谈何容易?

表面上看,老舍回归了家庭,但他心里,一直思念着赵清阁,一段时间后,就通过书信偷偷地和赵清阁恢复了联系。

有一次,他实在按捺不住内心对赵清阁的思念,就跑去上海找她了。没想到的是,妻子胡絜青不知怎么得到了消息,竟然也追到了上海。

此时的老舍,又一次被逼到了悬崖边上——必须做个选择!

这一次,他对赵清阁说:“我们想法子逃到遥远的地方去,找一个清净的住处,我著书,你作画,与清风为友,与明月为伴,任天塌地陷,我们的爱情永生!”

说得很浪漫,但此时的赵清阁,头脑无比清醒,她看透了老舍的“逃避”心理,拒绝了这种实为“私奔”的建议。

无奈之下,老舍还是乖乖地回家了。

到了1946年,老舍受邀赴美讲学,原本说是去一年,他却在那里呆了整整四年。

在这四年里,他不关心妻儿的生活,却一直思念着赵清阁。

1948年,老舍再次写信给赵清阁,说:“我在马尼拉(菲律宾)买好了房子,为了重逢,我们到那儿定居吧。”

有句话说得没错,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从1942年被妻子胡絜青发现后,到1948年再次邀请赵清阁“私奔”,6年了,老舍一直在痛苦的选择中。

理性告诉他,不可以背叛婚姻,应该回归家庭,但感情上的情不自禁,又让他对赵清阁无法割舍。

他也真的是够痛苦的。

一封书信来话别:“各据一城,永不相见”

感情是两个人的事儿,三个人纠缠不清算怎么回事儿?其实,这事总该有个了结。

但谁来了结?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很多流亡海外的文人开始陆续回国,老舍也接到了邀请,但一直不为所动,或许是不想去面对胡絜青吧。

但在收到赵清阁的一封来信后,他立马动身回国了。其实,赵清阁是受人所托劝他回来的。

不知情的老舍,内心欢喜雀跃,还以为赵清阁会在机场迎接自己。

但没想到,他只收到赵清阁托人带来的一封信,打开一看,只有两句话:“各据一城,永不相见。”

越简单,越清晰,老舍读懂了赵清阁的绝望,作为一个爱她的男人,他何尝不懂她内心的痛苦,但他还是没勇气提出离婚。

一方面,对胡絜青和孩子们,他肯定有感情,也有责任,不可能那么轻易地说抛弃。另一方面,离婚,奔向赵清阁,就是坐实渣男的罪名,也不是他想要的。

所以,人生就是一步错步步错,尤其是在感情的问题上,一旦走错了关键的一步,后面无论怎么选择,都是错的,他太痛苦了。

在当时那个特殊的年代,他又饱受精神和身体上的双重折磨,所以,跳湖自杀是逃避,更是解脱。

三个“才子佳人”,竟写了一出悲剧

胡絜青,赵清阁,老舍,都是典型的才子佳人,他们本该拥有各自的幸福,但相遇在一起,却成了悲剧。

胡絜青,新时代女性,知书达理,师从齐白石大师学习画画,后来在画画上的成绩也是出色的,受聘于北京中国画院,为一级美术师,是典型的“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式的优秀女人。

但因为老舍的背叛,后半生活在怨恨和痛苦中,老舍跳湖自杀后,她还一度被指责过于冷漠。

晚年胡絜青

赵清阁,24岁就已经展露文学才华,从她后来的做法看,也不是那种要执意破坏别人家庭的女人,她要爱情,如果不能,就永不相见。

她不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遗憾的是,她终究是用情太深,终身未嫁,还背了一世骂名。

晚年赵清阁

老舍先生,从1942年东窗事发到1966年跳湖自尽,这14年的徘徊和挣扎,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他的懦弱,从另一个侧面,或许也正突显了他的努力,努力守住做人的底线,抛妻弃子却毫无愧疚之心,他做不到。

斯人已逝,悲剧已经是事实,怪谁呢?

我们都要永远记得:

在错的时间,没有对的人。

有些相遇,不如不遇。经历一场激荡人心的爱情,把自己活成别人眼里的故事,别人看爽了,痛苦和失败的却是自己。

做人别太贪婪,有时,想要拥有更多,或许恰恰是对人生的辜负,生活的平淡和内心的宁静,才是人生更大的幸福。

标签: 老舍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骆驼祥子 文艺青年 老舍妻子胡絜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