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包东喜 通讯员李伟 史登华
1月5日,省减灾委办公室、省应急管理厅发布1月份湖北省自然灾害风险形势分析报告认为,今年1月,受拉尼娜效应影响,全球大概率会迎来一个寒冷的冬天。我省入冬以来普遍低温多风少雨,“冬天干冷”的极端情况初步显现。同时,在提振经济和防疫常态化的双重作用下,民众极有可能将出行、娱乐、购物等活动向春节集中,激量增加的人流、物流、车流及群体性活动对社会整体的防灾抗灾能力将是一个考验。为此,各地各部门务必对今冬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情况保持高度警觉,强化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抓实抓细各项应对工作,全力以赴地应对好自然灾害领域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为人民群众过一个安乐祥和的春节安全提供保障。
阶段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机率高
(资料图)
今年1月平均气温西部和北部3至5℃,其他地区5至6℃,极端最低气温达-5至-6℃。预计1月中旬后期和下旬前期有一次相对集中的降温和雨雪天气过程,这一过程时段和长度与春节长假重合度高,更易酿成冬季各类自然灾害。
出现阶段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机率高。主要是中下旬,冷空气过程强度大、历时长,而这一时期也是我省历年雨雪冰冻灾害高发期,极有可能在局部地区形成冰冻灾害。
寒潮大风可能偏强。受拉尼娜等因素影响,我省发生中等强度及以上的寒潮概率较大,在活跃的强冷空气作用下,冬季大风可能更频、更强、更多,因而致灾风险更高。
重雾厚霾可能趋多。要重点关注雨(雪)转晴时,后半夜至凌晨高速公路可能出现的大雾天气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冬春连旱苗头现保障人的饮水安全
入冬以来我省总体天气干冷、江河湖库水位低,导致去年夏季以来出现的干旱现象始终没有得到根本缓解,特别是鄂西南南部及江汉平原西部等地仍存在重度气象干旱现象。预计1月我省气象水文情况均不利于旱情舒缓。
我省旱情可能进一步演进,各地要提前做好应对准备。要持续抓好蓄水保水的工作,加强水源源头的安全管控,加大供水设施设备维修检修,引导各级科学储水、节约用水,谨防开春以后随着用水量的加大,出现缺水少水的情况。要始终把保障人的饮水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坚贴春节期间人员流动量大、用水量激增的实际情况,统一管理和科学配置抗旱水源,多措并举切实保障城乡居民用水安全,要特别关注山区群众生活用水,切实做好应急供水保障工作,确保人畜饮水安全。要切实提高全民防旱抗旱意识,大力开展节水宣传、普及节水知识,培养群众增强节水意识,规范节水行为,形成全社会节约用水共识。
森林火灾风险总体较高
1月份,全省仍以干燥气候为主,加之冷空气活动频繁,风速较大,必然推高森林火险。预计1月份全省森林火险气象等级为较高火险(三级),鄂东南部局部时段森林火险气象等级为高火险(四级),森林防火形势严峻。特别春节前后,人员外出活动更加频繁,各地更应加强节庆期间民众出行出游野外用火、民间祭祀用火的管理,严格城区禁鞭、林区禁烟等措施,最大限度降低人为因素引起的森林火灾,保持好我省当前森林防火的良好态势。
民生保障安全压力大 严防城市火灾
今年1月头尾连接着元旦、春节两个重要节日,人流、车流、物流量加大,用电、用气、用水都将进入年度峰值,防灾保安全压力更大。
交通安全风险高。随着春运开始,今年我省可能迎来一次高流量的返乡、出游潮。持续的寒潮大风、冰冻雨雪、大雾团雾,特别是阶段性极端强降温,将给交通旅游安全带来不确定性因素。具体有三个方面风险:雨雪冰冻天气可能造成道路结冰;局地大雾、重霾会影响水陆交通畅行;积雪融冰等因素诱发涵洞、桥梁等损伤。 相关部门要重点防范因路面积雪结冰、团雾重霾、飘雪侧风等引发的交通事故,还要防范因高速公路、国道主干线封路引发的旅客货物拥堵滞留风险。
民众出游隐患多。从项目上讲:各处A级旅游景区内玻璃栈道、玻璃滑道、玻璃观景平台、滑雪场、悬崖秋千等高风险游览项目安全风险大,一旦出现雨雪大风天气,滑雪项目、高风险游乐设施设备、玻璃设施设备应坚决暂停营业,避开风险。
用电用气负荷高。综合判断,随着春节的临近与极端低温的形成,中旬以后,我省用电、用气、用水等可能出一个高峰期,各类电汽设备将在一个相对长的时间维持满负荷运转,相关部门要提前做好应对准备。要严防城市火灾。特别是当前疫情情况下,如成衣制作、医用防护品加工等,多分散于县级城市以手工作坊的形式出现,其安全基础差,防护能力弱,应引起高度重视。要重点防范春节前期赶工赶时超负载用电等诱发的城市火灾以及其它安全事故。要紧盯取暖用电用气安全。天气骤冷,居民在室内取暖必然加大用火、用电、用煤量,特别是一些炭火锅、热水器、暖炉极有可能成为“温暖炸弹”,造成失火、一氧化碳中毒等灾害事故发生。
建筑领域安全压力大。谨防工地因忙乱而导致的手脚架坍塌、高空作业坠落等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