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通·三纲六纪》:三纲者,何谓也?谓君臣、父子、夫妇也,那么三纲五常指的是什么?

1董仲舒最先提出了束缚中国劳动人民两千多年的“三纲五常”。

2“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显然是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学说的发展。其目的是要把所有阶级统治秩序化、合理化。

3“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更是麻痹广大劳动人民的精神枷锁,试图让劳动人民心甘情愿地为地主阶级服务,备受压迫而毫无知觉。他还认为“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经”,是天意,而要实现大一统,首先是思想上的统一,于是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都要罢黜。

4皇帝受命于天,王侯受命于皇帝,大臣受命于国君;儿子受命于父亲,妻子受命于丈夫,所有这些都是天的意志。由此也可以看出他提出的“三纲五常”实际上也是实现“大一统”的思想工具。

三纲五常,汉语成语,拼音是sān gāng wǔ cháng,封建礼教所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标准。那么三纲五常对现在的意义有哪些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三纲五常主要针对古时人的道德行为(已废除)。

2现在是人们骂别人没道德的招数。教育年轻人要仁、义、礼、智、信。

3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

标签: 三纲五常 三纲六纪 劳动人民 道德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