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马文俊
(资料图)
随着物联网、新基建的蓬勃发展,承载海量数据的网络空间已成为国家继陆、海、空、天之后第五疆域。
大至国之重器,小到手机应用,网络安全风险与日俱增,安防体系建设刻不容缓。
2016年,承载国家使命,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以下简称“国家网安基地”)落户武汉临空港经开区,成为全国唯一的“网络安全学院+创新产业谷”基地。
6年砥砺建设,从一张规划图纸出发,昔日径河之滨的一片荒地正支撑起“网络强国”的中部脊梁——投资超百亿元的网安基地一期功能区已基本建成,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成功入驻网安学院办学,航天科工、天融信等近200家企业落子布局,“网络安全万人培训资助计划”落地实施,国家网安基地的精彩画卷正徐徐展开。
年均输送万余高层次网安人才
2月10日,位于国家网安基地的武汉大学国家网络安全学院实验室内,键盘敲击声不断,屏幕上代码奔流,多位学子正专心研究。
“基地为企业、研究院所、学校三方提供一个紧密耦合的物理空间。”该院负责人介绍,近年通过与天融信、航天科工等基地内企业、院所的全面合作,学院已承接3个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获得2个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研究方向持续牵引行业目光。
与该实验室相隔不远,华中科技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黄鹤网络靶场”中,实操演练正在上演。
“为高精尖的网络安全人才接上地气,与行业一线无缝对接。”该院负责人说,靶场可容纳258人同场竞技,从项目实操、工控实测等方面提升学生动手能力,打造国内领先的开放式仿真演练研究平台。
自2020年引入同城两家顶级学府联合办学,高层次智力资源不断擦亮“国家网安基地”的金字招牌。当前,两校已有超2300名本、硕、博学生迁入基地,100余项校企合作项目陆续开展。
同时,基地深入实施“网络安全万人培训资助计划”。国内一流的网安人才在职教育培训基地——国家网安基地培训中心在2021年正式投用后,已开展中央网信办、国资委、审查认证中心、省委网信办等网安专项培训班20余期,吸引天融信、奇安信、绿盟等30家优质培训机构入驻,年均向社会输送万余高层次网安人才。
建圈强链带动集群发展
据互联网数据中心数据预测,到2026年,中国网络安全市场规模将快速增长至318亿美元,5年复合增长率将超21%。
看重国家网安基地优势资源,网安行业50强中,过半落户该基地,包括国内网络安全领军企业奇安信、第一家走向国际市场的中国信息安全企业绿盟、国产核心信息基础设施领军企业中科曙光等。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创新型产业集群在东西湖实现飞跃式发展,于今年1月入选工信部“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丰富的网安专业人才,让我们在这里投入了大量的研发资源,目前正迭代研发智能车联网安防系统。”天融信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国内领先的网络安全、大数据与安全云服务提供商,集团2019年在国家网安基地布局。目前,湖北天融信已成为集团在北京之外的第二总部,研发团队占园区总人数比例超过80%。“随着市场强力扩张,天融信在汉员工总数将达3000人规模。”
“龙头”引领下,配套企业、机构竞相入驻:新华三智算中心一期项目、中科曙光超算中心即将面世,总计240P强劲算力将显著提升基地计算能力,赋能网安产业发展;航天科工三院智能运筹与信息安全研究院、数字认证武汉研发运营中心等科创策源中心正加快投用步伐……
目前,国家网安基地已基本建立起覆盖硬件安全、通信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的网络安全产业链,近200家相关企业串珠成“链”,软件龙头企业、总部项目在此加速集聚。
六大平台构筑创新高地
眼下,国家网安基地核心区一期已建成,学历教育区、研发区和产业区规模初具。
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3年要建设网安基地软件园,推动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等国家产业基地做强主导产业。
“面向新要求、新使命,我们将抢抓新机遇。”国家网安基地负责人介绍,基地将重点打造六大平台,抢先在国内布局网安产业科创、标准、人才体系建设,助推千亿级网络安全和大数据产业集群见势成效——
打造创新核心。武汉金银湖实验室将对接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提升网络空间安全领域原始创新能力,突破网络安全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瓶颈,支撑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输出国家标准。国家级网络空间安全实验室、网络安全众测平台将构建在行业内具有唯一性的国家级安全可信能力鉴定中心,对企业新产品、新服务进行安全性能综合测评与定级,制定相应国家标准。
虹吸创新人才。依托国家级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适配基地、国家级网络安全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中心、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培训基地,开展在网安产业上下游和细分行业内具备权威性的专业认证,源源不断地为网安基地输送高质量创新人才。
“我们将进一步推动六大平台实体化运作与市场化运行,争取更多‘国字号’招牌落户网安基地,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贡献网安基地力量。”该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