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吃有哪些呢?
1、北京烤鸭:起源于南北朝时代,在当时是宫廷食品,逐渐传到民间,制作十分讲究,一定要用果木炭火烤制,烤出来的肉质肥而不腻,外脆里嫩,片皮时要有肥有瘦带皮,配上黄瓜丝、葱丝卷饼,被誉为“天下美味”。
2、老北京铜锅涮肉:老北京传统老火锅的特点是采用铜锅炭火,清汤锅底可以保证羊肉本身的鲜美,讲究肉质细而无膻味,食材新鲜。铜锅涮肉的精髓在于蘸料,一般会由红腐乳、韭花、芝麻酱、虾油配成,配上清汤涮肉别有一番风味。
3、爆肚:是把鲜牛肚或鲜羊肚洗净整理后,切成条块状,用沸水爆熟,蘸上用油、芝麻酱、醋、辣椒油、酱豆腐汤、香菜末、葱花等拌制的调料食用,又脆又鲜,老北京人有农历立秋后“吃秋”的讲究,因喜食爆肚又有“要吃秋,有爆肚”的讲究。
4、面茶:一般作为早餐出售。用小米面或糜子面、芝麻酱、香油、花椒、咸盐熬制而成的一种粥类食品。喝面茶十分讲究,吃时不能用筷子和勺子等餐具,要用一只手端碗沿着碗边转圈边喝,从喝面茶的架势就能轻易的分清北京当地人。
5、炒肝:炒肝有百余年的历史,是北京传统早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汤汁油亮、蒜香扑鼻、肥而不腻、稀而不懈的特点。因为炒肝的肝和芡汁能够均匀分布,正宗的炒肝吃法也是不用任何餐具,用一手托着碗底转着圈嘬。
6、豆汁儿:北京本地人把喝豆汁儿当成一种享受,是提神醒脑败火的上等饮料,而外地人第一次品尝豆汁儿时犹如泔水味儿的酸臭味会使人难以下咽,但一旦多尝试几次接受了这个味道,便可能对它上瘾。
7、卤煮:卤煮是将火烧、炖好的猪肠和猪肺放在一起煮的一种美食,据说光绪年间因为用五花肉煮制的苏造肉价格昂贵,所以人们就用猪头肉和猪下水代替。经过民间烹饪高手的传播,久而久之,造就了卤煮火烧。老北京人通常会把卤煮当做正餐来吃。
8、焦圈:焦圈深受北京男女老少的喜爱,一般喝豆汁吃烧饼的时候都要带一份焦圈。因为焦圈复杂的制作方法,储存十天半月口感都不会变,焦圈独具的香、酥、脆的特点,是老北京人儿不能缺少的小吃之一。
9、老北京炸酱面:老北京炸酱面独具北京当地的特色,酱料一般会使用甜面酱制作,加上肉丁葱姜炒制浇到“过水面”上,再拌入黄瓜、香椿、豆芽、青豆等配料,是老北京人最爱的主食之一。
10、褡裢火烧:褡裢火烧因为制作成型后很像当时的腰带上的褡裢而得名,制作时,用面片装入肉馅,两面折上,另两面不封口,放入平锅中油煎至金黄色后,就可趁热食用。色泽金黄,焦香扑鼻,咬一口外焦里嫩,味道鲜美可口。
北京特产糕点有哪些?
1、茯苓饼。茯苓饼又名茯苓夹饼,是北京市出产的一种滋补性传统名点。因皮薄如纸,且颜色雪白,很象中药里的云茯苓片,故称为“茯苓饼”。是北京的一种滋补性传统名点。
2、沙琪玛。沙琪玛,也写作“萨其马”、“沙其马”、“沙其玛”、“萨齐马”等,在香港被称为“马仔”,是一种中国传统特色甜味糕点。将面条炸熟后,用糖混合成小块,萨其马具有色泽米黄,口感酥松绵软,香甜可口,桂花蜂蜜香味浓郁的特色。萨其马源于清代关外三陵祭祀的祭品之一;满族入关后,在北京开始流行,成为京式四季糕点之一。
3、北京蜂糕。北京蜂糕是用面粉或米面加糖、果料等蒸制而成的一种糕食小吃。因为这类糕食掰开后,内中有较多蜂窝状的小孔,故名蜂糕。红白蜂糕用面粉发起成稠面糊状,发好的面均匀地兑上碱揉匀,上面放上小枣、桂花、松仁、葡萄干等果料,然后将和好的面上笼蒸,果料在上面,刷一层油,蒸面时用筷子在面上捅几个出气孔,蒸熟即成。
4、焦圈。焦圈是一种老北京传统的特色小吃,色泽深黄,形如手镯,焦香酥脆,风味独特。焦圈是一种古老的食品。焦圈可贮存十天半月,质不变,脆如初,酥脆不皮,是千百年来人们喜爱的食品。
5、驴打滚。驴打滚,是东北地区、老北京和天津卫传统小吃之一,成品黄、白、红三色分明,煞是好看。“驴打滚”的原料有大黄米面、黄豆面、澄沙、白糖、香油、桂花、青红丝和瓜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