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水终于来了,我家正抽穗扬花的15亩中稻有救了!”8月5日清晨,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窑咀村6组村民陈成看着汩汩流入稻田的“救命水”,心里乐开了花。当天,除了陈成家的稻田外,附近4个自然村湾共80余亩农田也迎来了“救命水”。

正在灌溉水稻田的村民 (央广网发 魏俊 摄)

6月中旬以来,咸宁市咸安区连续出现晴热高温少雨天气,部分土壤出现中度以上缺墒,农作物生长面临严峻考验,各地出现不同程度旱情。为抗旱保丰收,该区一方面组织资金购抗旱设备,一方面采取“引、调、提、蓄、窖”等多种手段,调动1300台泵站同时发力提水、引水、借水,为村民解忧,给稻田“解渴”。

村民正在安装引水装置 (央广网发 陈涵 摄)

除了多措引水、取水外,咸安区还成立了以农技专家为主的抗旱保生产指导队14支共150余人。抗旱保生产指导队员们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群众合理调配使用沟渠、机井、坑塘、河道等一切水利设施和水利农具,科学抗旱。此外,抗旱保生产指导队还针对全区水稻、玉米、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和茶叶、火龙果、猕猴桃等经济作物,提出“以水调温、叶面喷施、防止早衰”的抗旱技术路线,并发布《病虫情报》3期,预警信息1.7万份,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村民正在安装引水装置 (央广网发 柳杰 摄)

截至目前,咸安区已投入抗旱资金200多万元,用于抗旱泵站建设及维修工程建设、抗旱机具维修等,并组织万余干群投入抗旱保丰收工作,有效缓解了12.2万亩农作物旱情,并解决了部分村民生产生活用水难题。

标签: 农业生产 病虫情报 提供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