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山县西河中心水厂日供水5万吨,是该县城乡一体化供水项目中的骨干水厂。

大冶市殷祖水厂是我省城乡一体化供水的样板工程,日供水规模20万吨,惠及61.4万农村人口。


(相关资料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艾红霞

通讯员 邵志雄 包严方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农村供水事关人民福祉。

2020年,省委、省政府将79个农村饮水提标升级项目纳入全省疫后重振补短板三年行动方案,确保千万农村居民饮水再升级。截至今年12月28日,79个项目已完工27个,落实资金69亿元,完成投资53亿元,累计改善农村供水人口621万,其中今年共有312万人实现饮水升级。

喝好水、用好水,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连日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探访多个农村饮水提标升级项目,感受项目建设给居民生活带来的变化以及为经济发展注入的强劲“水动力”。

大水源 供水更有保障

新年将近,洪湖市汊河镇全镇5.5万人收到一份新年大礼——洪湖西部中心水厂一期项目完工,将于12月31日与汊河中心水厂主管网并网,届时,居民打开自家水龙头,随时都有优质自来水,让汊河镇常年饮用地下水成为历史,居民家中的增压泵、蓄水桶终将悉数下岗。

“水厂从20公里以外的长江取水。”洪湖市水利和湖泊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总投资3.12亿元的洪湖西部中心水厂是我省79个农村饮水提标升级项目之一,日供水五万吨,水厂一期项目顺利通水同时,二期项目也在加快推进,计划2023年通水,届时,洪湖市西部9个乡镇46.5万人将全部实现饮水提标升级。

而此前,洪湖市西部9个乡镇水厂均从东荆河取水,每年一到枯水季,水量小、水质差,导致居民家中水压不稳、水量和水质得不到保障。

水,是水厂生产的源头,将小水源置换成大水源,增加备用水源,为农村供水上好保险。

今年初,竹溪县新胜水厂建成通水,不仅改善了当地8.6万人的饮水安全,还结束竹溪包括县城在内的北部地区单一水源、单一水厂的历史。

连日来,天门市农村饮水提标升级工程——天门市城市备用水源工程现场一片忙碌,高位水池及加压泵站基础全部完成、施工人员正在进行墙体钢筋绑扎,工程建成后将结束天门无备用水源历史,有效解决天北地区水源严重不足的现状。

值得一提的是,工程从位于京山市的吴岭水库取水,通过29.36公里的管道引水至天门一水厂,为天门城区提供备用水源,并在佛子山水厂、石家河水厂设置分水阀,为两个乡镇提供常态化饮用水源。

在恩施州建始县东南部的花坪镇,居民期盼着小黑沟供水工程早日完工,因为居住地海拔高,用水依靠小型分散供水工程,水压低且水质得不到保障。2021年,该县开建小黑沟供水工程,完工后将让当地8个行政村8000人实现饮水升级。

“不仅新建水厂,还配套建设了蓄水工程。”建始县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魏宗华介绍,小黑沟供水工程含小黑沟塘坝工程和小黑沟水厂及管网建设两部分,为了幸福水早日进农家,供水工程建设过程中,水源、水厂、管网共同实施,目前塘坝工程已完工,水厂形象进度已达60%。

大水厂 城乡共饮一网水

土建工程全部完成,清水池、沉淀池、滤池等主要建筑物内,工人正忙着安装相关设备……位于英山县草盘地镇的东河水厂,正冲刺春节前通水。

东河水厂总投资1.92亿元,日供水2万吨,受益人口13.12万人。建成后,将与英山县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中新改扩建的另外3座水厂连接成网,并和乡镇小型集中供水工程联通,让英山城镇居民和3/4农村人口共饮一网水。

荆楚大地上,城乡供水统筹发展、规模化发展正成为湖北农村饮水安全主攻方向,通过大力推进县域城乡供水连网成片,实现城乡饮水“同管、同量、同质、同安全”。

眼下,松滋市南海镇厍家咀水厂正在进行改扩建工程,项目将连通附近的南海镇横岭水厂、纸厂河镇马放坪水厂,3个水厂联合供水后,日供水将由现在的7500吨上升为2.25万吨。

松滋市水利和湖泊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正以“大水源”保障供水需求,以“大管网”保障供水安全,重点解决城乡用水峰值期和季节性缺水问题。

远安县总投资1.6亿元的九里岗水厂扩建工程开工三个月,整体形象进度约10%。

这个建在沮河洋坪段左岸山坡上的水厂扩建完工后,将和全县39座小水厂互连互通,供水能力从原有的覆盖2个村提升至覆盖洋坪、旧县2个乡镇28个村居(社区),设计供水人口8.8万人,供水人口相当于之前的25倍。

武穴市水厂及管道新建工程总投资5.1亿元。这个“巨无霸”项目包括新建武穴市农村供水中心水厂、梅川二水厂及配套管网、龙门冲水厂水源地迁建和中部新城高铁小镇自来水管网改迁项目,受益人口近60万人。

武穴市安全饮水办公室主任周智军介绍,工程今年计划完成投资1.6亿元,其中,中部新城高铁小镇自来水管网改迁项目已于12月25日完工,不仅解决老旧管网跑冒滴漏等问题,“后期还将与武穴市农村供水中心水厂互联互通,8万人口实现饮水升级”。

新工艺 农村水厂更“聪慧”

在英山县西河中心水厂,自动化运行的厂房内,无须人工操作,生产井然有序,这个“黑灯工厂”日产水5万吨,供水人口21.2万。水厂运行一年多,因为在自动化制水方面探索出成功经验,吸引多地水厂管理者前来“取经”。

同属英山县供水一体化项目重点水厂之一的百丈河水厂,也在信息化建设和智慧化应用上下足了功夫。

在水厂中控室的屏幕上,不仅百丈河监测点的瞬时流量一目了然,还可实时查看水厂供水范围内其余8个监测点的流量、水质等数据。水厂负责人介绍,农村自来水管网点多面广,铺设支线长,一旦发生爆管情况,监测点出水阀门会自动关闭,限定故障影响范围,维修人员根据系统派发的短信,可以精准判断、及时抢修。

除了生产、供水自动监控,越来越多的新设备、新技术在农村水厂得到应用。

去年投用的通城龙潭水厂,源水入水口6台射流曝气器正在工作。现场负责人介绍,制水工艺中,浊度越低,难度越大,运用新设备能再缩短1/3的沉淀时间。

正在建设中的英山县东河水厂也正遵循先进的制水工艺,智能化的管理,水质的色度、浑浊度、pH值、余氯等主要参数都将实现在线监测。

今年9月21日开工的远安县九里岗水厂扩建工程,在设计阶段,就在擦亮“智慧水厂”名片——通过建设智慧水厂管控平台,利用自动化、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对水厂各工艺控制模块建立相应模型,并设计相应的软件控制模块,提升水厂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水平,实现少人或无人值守。

和九里岗水厂同日开工的十堰市郧阳区南化水厂,将是郧阳区首座以新一代自动化技术及信息技术为手段,实现生产、运行、维护、调度、服务等全方位、全过程、各环节自动化及信息化的水厂。

新建设的建始县小黑沟供水工程同样会装上一颗智慧芯,利用自动化、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对水源水质监控、水厂中控、供水终端实现智慧化管护。

目前,我省正谋划全省智慧供水一张网,推动308处规模水厂取、输、制、配关键要素参数智慧管理、动态监测,助力农村饮水安全提档升级,并以3个县市为试点,探索打造农村数字孪生水厂,提高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决策和管理水平。

发展水 助力乡村振兴

饮水工程,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

有水百业兴。在咸宁市咸安区,新建的花纹水厂彻底解决了花纹山区星星、垅下、大坪3个村及星星竹海风景区共计上万人的饮水问题。通过四级提水,让山上的村民和山下的村民一样,用上同质同量的自来水。

一泓清水不但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还引来了投资。在星星竹海风景区,新建成的陈家沟乡村振兴示范园项目已经开园。项目负责人陈凯是本地人,一家人长期在深圳经商,早就看好家乡的山水旅游资源,怎奈村子山高水低、总是缺水,一直下不了投资的决心。

“有了花纹水厂,我们也安心投资。”陈凯说。

在大别山区深处的英山县百丈河村,因为百丈河水厂建成,让产业发展打开了新局面。村民入股建设的养殖场新增加了2000头猪,生猪存栏近万头。不仅如此,这个全县有名的茶叶种植村,今年又增加了几十亩茶园。

据介绍,我省正加快推进农村饮水提标升级项目建设,完善农村供水保障,统筹兼顾农民产业用水的需求,助力乡村振兴。到2025年底,计划实现农村规模化工程供水人口比例达到85%以上,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98%以上,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以上的目标。

推进农村供水规模化发展

湖北农村供水经验走向全国

湖北日报讯 (记者艾红霞、通讯员包严方、曹瑞晶)强力推进农村供水规模化发展,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记者从省水利厅获悉,水利部第34期水利简报近日以《湖北强力推进农村供水规模化发展》为题,刊发湖北农村供水经验做法,2021年湖北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比例已达78%,预计今年底将达80%。

聚焦重点,优化布局。湖北将水源强供给作为基础保障。立足当前,重点推进江汉平原、四大山区和鄂北岗地小水源置换为大中型水库和引调水工程骨干水源,发挥“水袋子”作用,缓解“旱包子”问题。着眼长远,谋划构建“荆楚安澜”现代水网,实施引江补汉等引调水工程和49座中小型水库,支撑国家水网总体规划,力争“十四五”末新增农村地区供水量5.4亿立方米。

着力城乡统筹,大力推进县域城乡供水“一网多片、组网联片”。目前,枝江、黄州等23个县(市、区)已实现水源互通、管网互联、水量互济。黄冈、宜昌两市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力争2025年底规模化供水人口超90%。着力规模发展,目前,湖北93个有农村供水任务的县(市、区)中,8成以上都有万吨级水厂,3成以上有5万吨级水厂。

抗大旱、守底线。今年湖北发生196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气象水文干旱,规模化供水工程发挥“主心骨”作用,规模化程度高的地区,饮水安全基本无虞。在2022年抗旱保供水工作中,我省累计延伸管网2076公里,增建加压站174个,保障44.87万人用水;新开辟水源1400处,保障28.51万人用水,坚决守住了饮水安全底线。

管护为要、精益求精。湖北省委、省政府出台实施意见,明确要求深化农村供水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推行以城带乡、以大带小、小小联合等管护模式,全省已有25个县市实现城乡或者农村区域供水工程统筹统管。此外,湖北正以9家国家级、35家省级农村规范化水厂为样板,不断提升供水品质和服务质效。

标签: 农村供水 供水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