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是胎盘合体滋养层细胞所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激素,由α和β2个亚单位、 237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39kD,其中,其α亚单位与FSH、LH和TSH的α亚单位相似,具有免疫交叉反应,其结构差异主要在β亚单位,在免疫活性上可予以区别。一起来了解一下

1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是什么


(资料图片)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choionicgonadotophin,HCG)是胎盘合体滋养层细胞所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激素,由α和β2个亚单位、 237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39kD,其中,其α亚单位与FSH、LH和TSH的α亚单位相似,具有免疫交叉反应,其结构差异主要在β亚单位,在免疫活性上可予以区别。由于β-HCG特异性强,利用特异性的抗血清检验血和尿中的β-HCG水平,是灵活而准确的早孕诊断方法。HCG的功能首要是促黄体作用,即使月经周期黄体转变为早孕期黄体,起作用机制是与黄体细胞膜受体结合,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促进黄体激素分泌。此外,HCG尚能影响卵巢中甾体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刺激胎盘滋养层生成孕酮等作用。

2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生理功能

1、具有FSH和LH的功能,维持月经黄体的寿命,使月经黄体增大成为妊娠黄体;

2、促进雄激素芳香化转化为雌激素,同时刺激孕酮形成;

3、抑制植物凝集素对淋巴细胞的刺激作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可吸附于滋养细胞表面,以免胚胎滋养层细胞被母体淋巴细胞攻击;

4、刺激胎儿睾丸分泌睾酮,促进男性性分化;

5、能与母体甲状腺细胞TSH受体结合,刺激甲状腺活性。

3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临床意义

HCG的检查对早期妊娠诊断有重要意义,对与妊娠相关疾病、滋养细胞肿瘤等疾病的诊断、鉴别和病程观察等有一定价值。

1.诊断早期妊娠:孕后35~50天HCG可升至大于2500 IU/L。60~70天可达80000 IU/L,多胎妊娠者尿HCG常高于一胎妊娠。

2.异常妊娠与胎盘功能的判断:

① 异位妊娠:如宫外孕时,本试验只有60%的阳性率,在子宫出血3天后,HCG仍可为阳性,故HCG检查可作为它与其它急腹症的鉴别。HCG常为312~625 IU/L。

② 流产诊断与治疗:不完全流产如子宫内尚有胎盘组织残存,HCG检查仍可呈阳性;完全流产或死胎时HCG由阳性转阴性,因此可作为保胎或吸宫治疗的参考依据。

③ 先兆流产:如尿中HCG仍维持高水平多不会发生难免流产。如HCG在2500 IU/L以下,并逐渐下降,则有流产的或死胎的可能,当降至600 IU/L则难免流产。在保胎治疗中,如HCG仍继续下降说明保胎无效,如HCG不断上升,说明保胎成功。

④ 在产后4天或人工流产术后13天,血清HCG应低于1000 IU/L,产后9天或人工流产术后25天,血清HCG应恢复正常。如不符合这一情况,则应考虑有异常可能。

3.滋养细胞肿瘤诊断与治疗监测

① 葡萄胎、恶性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及睾丸畸胎瘤等患者尿中HCG显著升高,右可达10万到数百万IU/L,可用稀释试验诊断如妊娠12周以前1:500稀释尿液呈阳性,妊娠12周以后1:250稀释尿液呈阳性,对葡萄胎诊断有价值。1:100~1:500稀释尿液呈阳性对绒毛膜癌也有诊断价值,如男性尿中HCG升高,要考虑睾丸肿瘤如精原细胞癌、畸形及异位HCG瘤等。

② 滋养层细胞肿瘤患者术后3周后尿HCG应<50 IU/L,8~12周呈阴性;如HCG不下降或不转阴,提示可能有残留病变,这类病例常易复发,故需定期检查。

4.其它更年期、排卵及双侧卵巢切除术均可致黄体生成素升高,因LH与HCG的α肽链组成相同而使采用抗HCG抗体的妊娠试验阳性,此时可用β~HCG的克隆二点酶免疫测定鉴别。

内分泌疾病中如脑垂体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妇科疾病如卵巢囊肿、子宫癌等HCG也可增高。近年来发现恶性肿瘤如畸胎瘤、胰腺癌、胃癌、肝癌、乳腺癌、肺癌等血中HCG也可升高,因此将HCG看作是癌标志物之一。但必需结合临床情况及其它检查结果综合分析结果综合分析判断。

4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测定的注意事项

HCG测定注意事项

1、鉴别正常与异常妊娠:妊娠期间HCG变化呈双峰曲线,根据正常的HCG浓度变化,若第一次HCG在正常范围内,79%的人可妊娠足月,若第一次HCG低于正常,92%妊娠失败。

2、流产的诊断及治疗:不完全流产,子宫内尚有胎盘组织残存,HCG定性为阳性,完全流产或死胎时HCG可阴性,如HCG在2500U/L以下,并逐渐下降,则有流产或死胎可能;当降到600U/L,则难免流产,如尿中HCG不断下降,表示保胎无效,反之则提示保胎成功。产后4天或人工流产术后13天,血清HCG应恢复正常。如不符合这一情况,则应考虑有异常可能。

3、恶性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以及男性睾丸畸胎瘤时,尿HCG含量很高,可达10万到数百万国际单位。

4、其它:妊娠毒血症时HCG变化不一,往往偏高;多胎妊娠时HCG含量增高。

5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变化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药物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在受精后,就进入母血并快速增殖一直到孕期的第8周,然后缓慢降低浓度直到第18~20周,然后保持稳定。一般完整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至少升高到2.5MoM才与唐氏综合症有关。而实际完整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在DS患者母血中平均水平只有 1.3MoM,不能明显鉴别出DS患者。

用于DS检查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相关分子有游离b-hCG和高糖hCG(H-hCG)。H-hCG相关分子筛查唐氏综合症很敏感,而且可以尿液采样。DS患儿母亲血浆中H-hCG浓度比非感染孕妇高9.9-fold。

游离b-hCG是现在唯一知道的可以同时用于一期和二期筛查的标记物。DS综合症母血游离b-hCG平均水平为1.9MoM,健康母血为1.0MoM。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相关分子水平还与胎儿性别有关,女婴比男婴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显著提高。

完整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全部是由胎盘绒毛膜的合体滋养层产生。其主要功能就是刺激黄体,有利于雌激素和黄体酮持续分泌,以促进子宫蜕膜的形成,使胎盘生长成熟。现代认为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是由滋养层过渡型细胞和合体细胞产生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在受孕后10-14天开始分泌,60-70天达到高峰。在妊娠的前8周增值很快,以维持妊娠。在大约孕8周以后,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逐渐下降,直到大约20周达到相对稳定。

标签: 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